街角D温度 发表于 2011-5-30 01:00:54

上海交大的军工之路

自从1956年交大分家,上海交大有约21年(从1961年到1982年)的时间隶属国防科工委和六机部领导。这段漫长的军工生涯给上海交大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使到现在,上交仍把国防相关学科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方向。建设船海、核电、空天三位一体的军工学科体系是上海交大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1958年,交大上海部分建立工程物理系和工程力学系。工程物理系设“核反应堆”、“加速器”、“核材料”3个专业。工程力学系设“火箭弹体设计”、“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射装置”、“固体力学”、“流体力学”5个专业。

1960年春,学校组织百余人,设计制造新型气垫船,何友声为总设计师。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克服许多技术难关,终于建成重4吨、功率500KW(用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气垫船样艇。

196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划归国防科委领导,同时接受高等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领导。其基本任务是为国防工业服务;以造船为中心,军用为主,兼顾民用。设置9个系,32个专业,形成了以军用舰艇为中心的专业体系,每年招收新生1600名,以培养军用造船科技人才为主。

1962年秋,全国贯彻调整方针,工程物理系和工程力学系被撤消。工程物理系并入船舶动力系,且只设含“核反应堆工程”和“核动力装置”2个专门化而以船用为主的“核动力工程”专业。学制为五年半。船舶动力系下还相应设置了反应堆工程教研室和核动力装置教研室。工程力学系与造船系合并。

1964年, 机械系创立舰用火箭发射装置专业(830专业)。

1968年,核动力工程基本只招收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1970年,学校划归海军领导,由第六机械工业部代管。

1982年9月,学校改隶教育部。“七五”、“八五’’期间,国务院确定上海交大为全国5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1997年,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升级为系,在原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核动力工程与自动化系。

2002年,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科面,向核科学与核技术一级学科发展,核动力工程与自动化系决定改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

2002年11月15日,上海交大正式恢复航空航天工程系。复建的航空航天工程系划归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下设飞行器设计、飞
行器动力和人机环控3个专业。

2005年1月15日,以"教育部空天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5年3月11日,上海交大核电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宣布成立。

2005年9月23日,总投资为一亿八千八百三十三万元的上海交大空天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开工。

2006年3月8日,上海交大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焊接工艺装备及材料产学研框架协议。

2006年4月4日,上海交大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联合成立“民机发展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机载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2006年4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

2006年底,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成立。

(本文转自:百度贴吧—上海交通大学吧)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1800004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交大的军工之路